◎「皈依」即是把自己交託給佛、法、僧三寶 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陀法教的殊勝之門。「皈依」意味著我們把自己交託給佛、法、僧三寶,接受他們所給予的修行指引。它也是一種內心對修持所立下的誓約,激勵我們謙卑地尋求心靈的指引。
◎「止」與「觀」的不同在於心處理對境的方式 一般而言,禪修有「止」與「觀」兩種。安住修主要用於發展「止」,觀察修則用來發展「觀」。「止」與「觀」之間的差異不在於禪修的對境,而在於心處理對境的方式。「止」是心一境性地專注於對境;「觀」則深入地分析對境,藉以瞭解對境的特相。
◎止觀雙運能帶來正等正覺 修持寂止成為佛教修行法門的最重要標準在於,它是透過皈依三寶而持守。是什麼讓它能夠帶領修行者通往涅槃與正覺?當止觀雙運結合解脫的熱望與了證空性的智慧,它就能夠通達涅槃;當它與菩提心、了證空性的智慧相結合,就能夠帶來正等正覺。
◎念佛是誰? 許多人結合阿彌陀佛的法門與禪宗的禪修,把心專注於持誦阿彌陀佛的名號。當禪定達到穩固時,他們「回光返照」,觀察那個正在禪修的心,並且問:「念佛是誰?」悟性高者會被這個問題弄得一頭霧水,生起大疑情,直到突然之間有所突破而了證空性。
◎菩薩從事如幻的空性禪修 菩薩力圖去了悟身、受、心、法的自性空,以及「人」是以身、受、心、法為緣而假立。菩薩也試圖去確立身、受、心、法因為心而施設,它們做為假有的對境,身如幻,受如夢,心如虛空,法如浮雲。菩薩如此地從事如虛空、如幻的空性禪修。 |
禪定是什麼樣的境界?
神通又是什麼樣的能力? 有了強大的定力與超凡的神通就一定能解脫煩惱的束縛,證得正等正覺嗎? 佛陀曾問弟子:「什麼是達至涅槃之道呢?」答案自然不是能禁欲苦行或會飛天遁地,而是修習由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與八正道等七種修持所構成的三十七菩提分法。這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法教濃縮並闡明了戒、定、慧三增上學,修持此三增上學便可導向涅槃。本書即是達賴喇嘛尊者對如何修持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詳盡解說。 尊者首先探討「皈依三寶」這個主題。皈依能夠增長我們對佛、法、僧三寶的信心,以三寶作為心靈的指引,可促進我們對因果業報法則的理解與修持,它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的標記。能體證三寶,我們的佛性就能自然顯現。 在教導增上戒學時,尊者告誡我們要避免做出傷害眾生的行為,時時覺察自己的身、語、意,以淨化惡業,積聚福德資糧。在說明增上定學時,尊者以「九住心」教導我們如何修習寂止,使心專注於一境,以止觀雙運,將禪定結合智慧與菩提心,就能步上正覺的大乘法道。此外,尊者特別舉出中國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師的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》,說明從行走、站立、坐著、躺臥等各種活動,以及當六根認知六塵境時,應該如何修持止觀。在探討增上慧學時,尊者帶領我們深入探究三十七菩提分法,強調以正念與正知將佛法的意義融入自心,如實地了知無我與空性,就能以智慧斬斷無明之根,超脫輪迴。 尊者把與日常生活相關的、簡明易懂的忠告,交織於錯綜複雜的法教之中,並殷殷叮囑在修持三增上學時,必定要懷有證得解脫或正等正覺的發心,如此三增上學才會帶來出世間之果。這是達賴喇嘛尊者帶領我們步上解脫道的第三個錦囊妙法。 ★內文試閱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: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巴利語傳統、梵文傳統都針對正念與正知作了討論,並且都認為,正念與正知兩個心所的主要功能都在於「把專注的焦點放在當下重要之事」,這事情可以是我們的禪修對境、身體的動作、從事某件行為的原因等等。這兩個心所共同合作,使心保持向善。如果我們的心偏離而轉向不善,正念與正知心所將重新把注意力導向重要的事物之上。它們保護我們的心免於不善,因而避免了法道上的痛苦與障礙。寂天菩薩提出如此的懇請: 合掌誠勸請 欲護自心者: 致力恆守護 正念與正知(BCA 5:23) 對於那些希望能夠護衛自心的人, 我合掌懇求: 你必須全力以赴地運用正念與正知。 正念與正知也能夠使我們為了利他而努力,如無著賢大師(Togme Zangpo)在他所著的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裡說道: 隨於何時行何事,應觀自心何相狀, 恆繫正念與正知,修利他是佛子行。 簡而言之,不論你做什麼事情, 都要自問:「我的心之狀態是什麼?」 藉由時時保持正念與正知而成就他人的利益, 這就是佛子行。 本章將分別地解釋「正念」與「正知」,然後再看看它們如何一起運作。 ■作者簡介 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.嘉措(Tenzin Gyatso)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.嘉措,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,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。1959年流亡印度,在達蘭薩拉(Dharamsala)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。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,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。此外,他更放眼世界,關懷地球,致力提倡慈悲、寬恕、包容、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,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,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。曾三度來台弘法,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。 ◎達賴喇嘛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:《達賴喇嘛說金剛經》、《收拾書包成佛去!》、《如來藏,藏如來》 ●比丘尼圖丹.卻准(Thubten Chodron) 比丘尼圖丹.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,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,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。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,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,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。在亞洲、歐洲與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,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(Sravasti Abbey),並且擔任住持。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,以實際可行的方式,說明如何把佛教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。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,其中包括《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》(Buddhism for Beginners),同時也是堪蘇爾.蔣巴.德卻(Khensur Jampa Tegchok)的著作《洞見空性》(Insight into Emptiness)的編輯。 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.卻准的資訊,請參見:sravastiabbey.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.org。 ■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,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,從事翻譯多年,譯有《修行百頌》、《大圓滿之歌》、《如是》、《你可以更慈悲》、《如來藏,藏如來》等書。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