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王說心經

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,如果萬法攝一要,只讀一部經,你會讀什麼?
《心經》。
它簡要,卻總攝了整部《大般若經》的要義。
它甚深,能直入解脫核心──空性。
雖能琅琅上口,卻未必真懂觀音菩薩在說些什麼,
只有加持力與攝受力的好老師,能以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。
NT$312
NT$390
商品編號:
供貨狀況: 尚有庫存
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
加入最愛
商品介紹

20168月,法王應允為亞洲弟子開法席,首次以中文宣講《心經》,



此書集結了宣講內容精華,此一善妙因緣,切莫錯過。




要怎麼修行以開顯智慧



開顯大乘智慧的方式,就是去透徹暸解空性。



而開展智慧最大的關鍵因素,就是有正確的見解或見地。



有正確的見解,智慧就會慢慢開展。



世間的聰明才智並不能稱為智慧,真正的智慧是有了正確的見解後才能生起的。



在本書第二部的第五章,舍利子提出了五個問題,求教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。




如何精進修持?



觀自在菩薩以心態、行動、現證、方式、證量對應五道,



11個回答,回應了舍利子所提「一位想要精進修持的人,應如何精進修持?」



的問題。



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可讀到〈觀自在菩薩的11答〉。




《心經》最有名的「空性四門」在說什麼?



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……」等「空性四門」是所有般若系經典的精髓。



般若系的經典,是所有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,說明空性與事物的關係。



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裡,各大宗派以空性與事物的關係,提出對「空性四門」的見地。




如何理解、培養般若智慧,佛陀為何宣說空性



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,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。



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平時自己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,



先瞭解自己的執著方式,才能對症下藥,一一去除。



一旦消除了執著,就能見到空性,也就是般若智慧。
目次
緣起與感謝
九百年來第一次,法王中文說心經

第一部:原典

金剛總持祈請文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
唐玄奘大師譯版

般若波羅密多心經(燉煌石室本)
大藩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 譯

第二部:釋論

背景介紹
第一章 版本介紹
第二章 經名講解
第三章 譯者簡介

序分

正說經文第一:序
如實聽聞此經
——據實而說,一字不多也不少

正說經文第二:時
當「五圓滿」和合之時
——一切法,就在今日當下修

正說經文第三:眷屬
具信弟子會聚,見證領受此法
——就在這坐墊上,我要成佛!

正宗分

正說經文第四:因緣
說法的時機成熟
——將心安住於寂靜中……

正說經文第五:問
舍利子的五個問題
——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

正說經文第六:答
觀自在菩薩的十一答
——理解空性智慧真理

流通分

正說經文第七:順說
佛陀印可觀自在菩薩的說法
——是的,你這樣說,是正確的!

正說經文第八:隨喜
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
——共通的問題,得到圓滿的解答


▓作者簡介︱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

西元1985年誕生於西藏東部遊牧家庭,幼年時即被認證為藏傳佛教主要教派之一的噶瑪噶舉派精神領袖——第十七世噶瑪巴。

已有九百年歷史的噶瑪巴傳承,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轉世傳承。西元2000年,14歲的噶瑪巴從西藏出走前往印度,此震驚世界之舉將他推向國際舞台,成為動人觀瞻的人物。自此,噶瑪巴即以世界級精神領袖的身分,帶領為世界和平而祈願的噶舉大祈願法會,推動環保等社會行動,並致力於保存西藏文化。

2008年起,首度展開西方之旅,先後出訪美國、歐洲等各地。目前噶瑪巴居住於北印度達蘭薩拉附近的上密院,每年有成千上萬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客前往覲見。

相關著作:

眾生出版社
《師心我心無分別:法王教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》
《慈悲喜捨每一天:讓愛延伸的365項修練》
《吉祥如意每一天:大寶法王口訣日曆》
《妙法抄經本二:普賢行願品》
《妙法抄經本》
《就在當下》
《崇高之心:由內而外改變世界》
《愛的六字真言》
《法王教你做菩薩》
《大寶法王:千年一願》
《報告法王:我做四加行》

規格說明
運送方式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